台語的聲調有七個,一般人的直覺攏講是誠濟,其實只是比華語加出一個而已。亦著是第六聲下去調(),如:食 ㄐㄧㄚ
﹑穿ㄑㄧㄥ
等。台語的入聲「
」﹑上去聲「
」分別相當於華語的輕聲「˙」﹑上聲的前半上「
」。
台語在聲調方面的特色,最主要的是,每一字攏有本調佮變調兩種讀法。 一個字單獨唸出字音時的聲調,叫做本調。若佮其他的字連綴成語詞的時,聲調著會發生變化,這時唸出來的聲調,叫做變調。
其次的特色是,台語內四個字的語詞,實際上有的,伊个聲調組合總數相當濟。這個特點展現了台語語音變化形成的韻律之美。
第三個特色,台語聲調的辨義作用特別發達。詞尾的聲調變化也真活潑。平時講話「習焉不察」,若給分析歸納才發覺意趣橫生。
第一節 本調與變調
一﹑本調
台語的單字﹑單一語詞的末字,攏愛讀本調。像:「台」的本字是臺字﹑講「台」。這兩字「台」,一定著讀本調「ㄉㄞˇ」。
一句話的上末字,一般攏愛讀本調,如:這款的車,阮兜有一「台」。這字「台」,也愛讀本調「ㄉㄞˇ」。但是有例外,譬如:這款的車,我也想欲買一「台」。這字「台」,佇者愛變調了,讀做「ㄉㄞ」。
二﹑變調
台語的每一字,若佮其他的字連綴成詞的時,一般攏著變化字音的聲調。但有時陣也維持本調,彼是例外。台語字音一般的變調方法,是若鐵律共款,大家照規則去學,方便擱緊。但是,近來少年的這一輩,學台語上失注意的著是變調。假使無緊給糾正,日後眾人積非成是的時陣,台語本有的變調規則著被扑破了。彼時台語歹學無打緊,喪失台語的原味韻律之美,才是上刻虧。台語的變調,兩大音系稍寡無共。泉州音變到加(ㄎㄚˋ)低沉雄渾,漳州音變加高亢清麗。今說明如下:
(一)變調規則
順序 1 2 3 4 5 6 7
名稱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去 下入
本調 ( - ) ˋ
ˇ
ˊ
變調(泉)
ˋ ˋ
註:(1)泉州音變調規則是1﹑2→6,3﹑4→2,5﹑6﹑7→3。
漳州音變調規則是1﹑5﹑7→6,2→1,3﹑4→2,6→3,但6有時無變。
(2)( - ):第一聲免注調號,干那置只標出聲調的時,才用()
內的短橫表示。
(二)實例
(1)第一聲(上平)變成第六聲(下去)。如:
工ㄍㄤ:工人(ㄍㄤ),資ㄗ:資料(ㄗ
)。
(2)第二聲(上上)也是變成第六聲(下去)。如:
滾ㄍㄨㄣˋ:滾水(ㄍㄨㄣ),水ㄗㄨㄧˋ:水準(ㄗㄨㄧ
)。
但漳州調是變成第一聲(上平)如:滾水(ㄍㄨㄣ)水準(ㄗㄨㄧ)。
(3)第三聲(上去)變成第二聲(上上)。如:
訓ㄏㄨㄣ:訓練(ㄏㄨㄣˋ),漢ㄏㄢ
:漢字(ㄏㄢˋ)。
(4)第四聲(上入)變成第二聲(上上)。如:
法ㄏㄨ:法度(ㄏㄨ
ˋ),鴨ㄚ
:鴨母(ㄚˋ)
(5)第五聲(下平)變成第三聲(上去)。如:
台ㄉㄞˇ:台灣(ㄉㄞ),神ㄒㄧㄣˇ:神明(ㄒㄧㄣ
)。
但漳州調是變成第六聲(下去)。如:台灣(ㄉㄞ),神明
(ㄒㄧㄣ )。
(6)第六聲(下去)變成第三聲(上去)。如:
論ㄌㄨㄣ:論文(ㄌㄨㄣ
),大ㄉㄞ
:大學(ㄉㄞ
)。
但漳州調有時陣是無變,共款第六聲(下去)。如:
論文(ㄌㄨㄣ),大學(ㄉㄞ
)。
(7)第七聲(下入)變成第三聲(上去)。如:
鹿ㄌˊ:鹿角(ㄌ
),佛ㄏ
ˊ:佛教(ㄏ
)。
但漳州調是變成第六聲(下去)。如:
鹿角(ㄌ),佛教(ㄏ
)。
以上是台語聲調的變化規則,所舉實例攏是兩字詞。若是三字或是四字詞,亦是共款:語詞上末字保持讀本調,其他逐字攏愛改變聲調。如:
大自然(
ˇ)→(
ˇ)。
歡頭喜面( - ˇˋ)→(
),或(
-
漳州調)。
第二節 不變調
有的情形,置兩字詞﹑三字詞或四字詞內面,雖然不是置詞末的字,也是讀本調,這種請形稱為「不變調」。
一﹑加強語氣
(一)只加強一個字的語氣者,該字唸本調。如:
「人」愛知足(ˇˋ
),「船」欲出航(ˇˋˋˇ)。
(二)也有每字攏加強語氣者,逐字攏愛唸本調。如:
風吹日曝( - -
),春去秋來( -
- ˇ),
國泰民安(ˇ - ),風調雨順( - - ˋ
)。
二﹑屬名詞或代名詞的兩個單字,用連接詞連接者,這兩個單字,攏愛
唸本調。如:汝佮我(ˋ佮ˋ),紙佮筆(ˋ佮 )。
三﹑像「來啦」﹑「去啦」﹑「日時」(白天)﹑…等兩字詞,頭一字
攏唸本調,這是不變調的特殊情形。
第三節 特殊變調
一﹑著﹑來﹑去﹑…等字佇動詞之後,雖然佇詞末也愛變調,該動詞則
唸本調。如:拍著(),返來(ˋ
)。
但下面詞語例外:無去(ˇ)(不見了)。(「去」不變調)
二﹑時﹑日﹑年置形容詞之後,也是愛變調,但頭一字唸本調。如:
日時(
),後日(
)(後天),存年(ˇ
)(前年)。
三﹑語助詞的特殊變調,如:
來啦(ˇ),來去啦(
),有無(
)(有否?)。
四﹑代名詞的特殊變調,共一個代名詞,因為做無共動詞的受詞,抑是因為語氣強弱的關係,煞有無共的聲調變化。如:
(一)我讠ㄨㄚˋ:予我(ˋ或
),教我(
),交我
(- - )。
(二)伊ㄧ:是伊?( - ),教伊(
),予伊(
)。
(三)其他的代名詞,參像汝﹑咱﹑阮﹑恁﹑ 等字的聲調,攏有如上的特殊變化台語聲調的變化多端,豐富又擱精彩。對屬第二語言的初學者,雖然學習起來有加慢,不過學會了後,沉浸置一種音樂性的話語內面,所受著的陶冶,是一種不知不覺的淺移默化。其他亦擱有詞末的聲調變化,聲調的辨義作用等精彩的內容,置「台語呼音法」一書內面,攏有詳細的分析論述,今置網站上從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