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

漢字辨正

台語注音符號練習
 置玆提供幾項子無共體裁个資料,給伊分類予大家練習。因為目前網頁上採用橫式大字个注音,所佔空間真大,所以實際注起去个部份無濟。多數攏欲留予大家來發揮了!
 目前應用練習內容分為:小學課文﹑佛教經偈﹑阿母个話﹑台灣謎猜﹑台灣歌詩﹑漢字辨正佮推理分析等七大項。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漢字辨正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咱社會个媒體,無論報章雜誌抑是電視,時常有濫著台語語詞个標題出現,這是潮流行向本土化,上自然个現象。
 以前,置台語是一種禁忌个年代,伊个活力表現置老一輩个台灣人,佮市井小民个身上。所以,咱看會著小食店个「米苔目」﹑「切仔麵」,或者路邊販子个「倒店貨,淑淑賣」等一寡台語漢字。其他个所在,想欲看著台語文字个形影著難了。早期者一(ㄐㄧㄞ)土生土長个台灣人,字識無濟,置需要表達家己深層个感情﹑單純个意念時,只有量約借字來用。這雖然無好,不過,會予人感心。但是,報章定定出現个「莫宰羊」﹑「賭爛票」﹑「強強滾」等台語詞彙,玆用字个人攏受過教育,卻是無一定有漢學素養。以前是為著欲予一九四九年位中國撤退來台个人,直接看字讀音用个,煞藉著北京話音來注台語。這種代誌,至今亦擱予人感覺不倫不類,傷害台語个美感至深!
        今年(2001),台語正式納入九年國教課程,台語用字必須正視,未使擱凊採!以免影響眾人个學習意願。本人置這提出幾條來討論,本人所用台語漢字,力求正確。但疏漏之處在所難免,敬請諸位賢達,不吝賜教。
1.沖沖滾
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強強滾」﹑「搶搶滾」,這是時下,上蓋流行个台語詞彙。伊顯然是藉北京話音个寫法,不是正確个用法。「沖」有兩種音:ㄑㄧㄤˇ ﹑ㄑㄧ(衝)。咱農村个水圳,遇著地勢加(ㄎㄚˋ)崎个所在,攏會做一個駁崁,予圳內个水流,位圳溝頂懸瀉落來,若瀑布共款,做田人給這款水利設施叫做「水沖」。這時,沖字讀ㄑㄧㄤˇ 。水,位頂懸沖落來下底,水花四濺,親像一大鼎水咧勃勃滾共款。看過這種景緻个人,攏會由衷讚嘆先人信手捻來「沖沖滾」這個詞个神韻!用伊來形容生理﹑或是對某種爭先恐後个鬧熱氣氛,上蓋密()(貼切)个話語。住置都市个人,會使去二二八公園內二二八紀念碑个所在,體會十二個小水沖子「沖沖滾」个感覺。
            另有一說,煮飯快收湆時,表層會起一個個的泡,這做「嗆」,而這時候正滾著呢,所以把這種「嗆嗆滾」現像,引伸做人群場面熱滾滾的形容。這家家戶戶都會遇上的事,也算是很合理的用法。
2.阿媽
           「阿嬤」這個詞,是最近才被創造出來个。安呢寫个人,大概是驚佮母親个現代稱呼「媽媽」相濫。古早,台灣人一般叫母親「阿母」,真好分別,並無絲毫困擾。就是今子日,也無需要創造新詞。因為大家祖先个公媽牌所寫个,著是這字「媽」字,敢愛為現代「倉頡」,去大事修改台灣人公媽牌个寫法是不()?            
3.阿婆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知當(ㄉㄤ)時(何時)開始,真濟台灣人對女性老大人个稱呼,放棄家己叫「阿婆」良好个習慣,學中國大陸人叫「阿媽」。而且無愛教囝子稱呼同窗个父母「阿伯﹑阿姆」,或者「阿叔﹑阿嬸」,逮人咧流行「張媽媽﹑李爸爸」了。台灣人,汝對自己未免太無自信。莫怪一路上真濟爸爸﹑媽媽,連阿媽也是一大堆,真是成何體統!
4.米篩目
           「米苔目」是即馬(現在)小食店,上時行(ㄍㄧˇ)个寫法。正確个「米篩目」,頭一擺置台中一間規模真大个飲食店看著。米篩是用竹篾子編成个器物,用來篩米个。米篩一孔一孔个叫做「目」。給米漿位米篩捽落去,著會捽出一條一條成寸長个米漿,咱著給伊叫做「米篩目」。
5.俗俗賣
           俗(ㄒㄧ)者,便宜也,所以俗俗賣這句話,千萬不通擱寫做淑淑賣喔。俗也讀做ㄙˇ ,土包子个意思。俗語講「莊腳俗,街子戅。」著是這個意思。莊腳人袂(不會)給土豆叫是生置樹子頂,都市人也袂一入大餐廳,著感覺兩雙手不知也欲囥住(ㄉㄨㄚˋ)佗位。
6.不知也
           不知也,北京話叫做「不知道」。「不知也」這三字是田園之秋作者陳冠學前輩主張安呢寫个。有人寫「不知影」,因為「無影無跡」若像用「影」字加對,所以寫不知影。不過「無也無者」也是真有理哦,這著是咱台語文,目前上愛努力克服个困難所在。無論按怎講,千萬不通擱寫「莫宰羊」了。
7.子麵   子麵
    ,是一個重複頂﹑下震動个動作。麵下(ㄏㄧㄝ)落堝子(ㄜ   ˋ)了後,欲熟个時,一起一落一直,安呢做出來个料理,叫做子ㄚ麵」。現時,店頭攏寫做「切仔麵」,不通大家看慣習了,著無想欲改。
8.也會通
        大眾媒體,大都數攏寫做「嘛也通」。目前上流行个一句話是「用台語『嘛也通』哦!」 ,這又擱是一個用北京話譯音个實例。像這款个詞,對台語美感个傷害上深!希望有志之士,不通隨波逐流了。
9.聽無
         時下報紙真愛湊兩句丫台語,但是用字全然無用心,這是美中不足代誌。譬如「大家攏聽嘸!」伊給人「聽無」無,無代無誌加一個口字旁,敢不是畫蛇添足咧。
10.
       「 這兩字,是置早期个歌子簿出現个,這是會意字。不過目前台語流行歌个歌詞,煞給寫做「七桃」,是因為寫詞个人驚造字麻煩,抑是欲予人看字偎音?不管是什麼原因,個人認為無妥當。
11.有酒矸通賣無?壞銅舊錫﹑簿子紙通賣無?
        這是早期(四﹑五十年代)台灣街頭巷尾,擁聽會著一個叫買聲。會使講是一項一面討趁一面做環保工作,即馬才知也這款頭路神聖。但是置媒體出現過:有酒矸「淌」賣無字眼,這共款是一種以北京音偎台灣話音現象。
        通,字音讀ㄊ,如交通,通行等。話音唸ㄊㄤ,如通風,不通講白賊等。其實通字字音佮話音置共一個詞內面,表達無共意思。比如:通行ㄊㄤ   ㄍㄧˇ 佮ㄊ   ㄏㄧˇ 是無共意義。通風,這個詞也有這款情形。
        總講一句,一字多音是表義字~漢字特色。無論汝認為伊是一種缺點抑是優點,攏愛對伊有正確認識。
12.花跳﹑烏糖
        一個是海邊生物,另外一項是市場貨物。但是這兩項本土名稱攏漸被取代。花跳,是以外表花彩佮生性動作號名,敢未比「彈塗魚」加生動?鳥糖「烏」佮赤砂「赤」,共款是一種形容佮比較而已,敢一定愛叫做「紅糖」?
        咱若欲論本土化,著愛先位尊重在地个一草一木做起,若無,只是淪為口號爾爾。請看夏威夷个鳥類﹑植物等,本土名稱攏受著尊重給伊保留,汝敢未感動?汝閣請看中國个山名﹑地名,有若濟已經恢復當地原名,譬如:呼和浩特(歸綏)﹑珠穆朗瑪峰(聖母峰)﹑塔克拉瑪干沙漠(大戈壁)﹑烏魯木齊(迪化)﹑…等,兩相對照之下,當汝行在台灣都市个「陝西」路﹑「西藏」路﹑「庫倫」街﹑「廣州」街﹑「康定」路﹑「成都」路﹑…个時陣,會作何感想?
…… 待續。  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