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﹑聲調的意義
聲調在漢語內面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,佮聲母﹑韻母共款,攏有辨義的作用。以一個字音的本來聲調~也叫做「本調」為例:君﹑滾﹑棍佮郡等字的字音,聲母﹑韻母攏完全相共,只靠聲調來分辨意義。擱像「身份」佮「真近」是靠聲母來辨義的。但是「明星」佮「民心」是靠韻母來辨義的。若「精彩」佮「種菜」﹑「優秀」佮「幼秀」﹑…等,著攏是靠聲調來辨義了。
所以分析漢語的語音結構,攏給每一個語音單位分做「聲母」﹑「韻母」佮「聲調」等三方面來研究。置這咱欲來討論聲調,說明聲調愛分「分類」﹑「調值」佮「符號」三方面。
二﹑聲調的分類
台語的聲調,古早攏分做八調,所號的名稱也攏無相共。但實際上咱台語只有七調而已,這是為什物咧?本人為這個問題捌去過鹿港,請教漢學耆宿王景瑞老先生,伊講以前樂器是有分八音,但漢語是無分的。台語呼音法採用的著是七個調,今說明如下:
順序: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 第五聲 第六聲 第七聲
名稱: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去 下入
例字: 君 滾 棍 骨 群 郡 滑
三﹑聲調的調值
(一)趙元任五度制調值標記法
調 值 圖
(二)台語的七聲調值為:
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去 下入
55 51 214 33 214 22 35
四﹑聲調的符號
(一)根據頂面的調值圖,台語七聲調的符號制定如下:
調名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去 下入
符號 (不加) ˋ
ˇ
ˊ
(二)條例:凡是加上ㄅ﹑ㄉ﹑ㄍ等聲符的塞聲尾韻母,皆無上平調,故不加符號者即為上入調(即入聲)。如:福ㄏ﹑北ㄅ
﹑出ㄘ
﹑…等。其他的韻母,入聲調則皆需要加上入聲調號「
」,如:甲ㄍ丫
﹑鐵ㄊㄧ
…等。
五﹑注音舉例
ㄏ ㄏ
ˋ ㄏ
ㄏ
ㄏ
ˇ ㄏ
ㄏ
ˊ
風 訪 放 福 紅 鳳 伏
ㄙㄞ ㄏㄛˋ ㄅ丫 丫
讠ㄨˇ ㄑㄧ
ㄌ
ˊ
獅 虎 豹 鴨 牛 象 鹿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